奇瑞集團破解蓄電池循環利用“兼容難”
奇瑞集團破解蓄電池循環利用“兼容難”
瑞賽克高科技項目達國際先進水平
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退役后如何回收利用,實現節能環保與資源利用最大化?奇瑞控股集團旗下安徽瑞賽克再生資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電力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聯合開發的“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異構兼容儲能電站”項目,成功破解了不同品牌、不同老化程度、不同結構動力電池兼容應用等技術瓶頸。該項目已于3月中旬順利通過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的項目科技成果評價,其總體技術水平被項目評委會認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調試儲能電站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未來將有大量的動力電池從汽車上退役,從電動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仍有80%的容量,如果不能進行妥當的回收利用,不僅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還易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將退役的動力電池作為變電站儲能載體,繼續發揮剩余價值,可延長資源生命周期,是新能源汽車環保鏈條的重要一環。
瑞賽克的“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異構兼容儲能電站”項目,擁有三大技術創新點:一是通過異構兼容,實現5種不同電池類型、不同成組結構、不同時期退役動力蓄電池的兼容利用;采用“異構兼容控制器”進行功率均衡控制,形成了整體儲能系統,減少了電池篩選的成本。二是自主研發的專用“橋接管理器”,可以讓篩選后的退役電池包整包直接利用。三是創新回收電池快速檢測的方法,實現了退役電池的快速分選。該儲能電站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項目于2017年5月建成投用,已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為組長的評價委員會,高度肯定了瑞賽克項目的技術和環保的重大意義。他們認為該項目利用電動汽車退役電池構建兼容異構儲能電站,符合國家對工業固體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與綜合利用的政策導向;項目采用的總體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對未來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普及化,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科技成果評價會現場
據項目負責人秦小州介紹,該儲能電站項目建成之時恰逢國家拉開全國性規范管理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序幕,項目研發不僅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理念,也順應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標志著奇瑞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成果。同時,電池回收也是配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退役動力電池的循環梯次利用,有助于形成整個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產業的閉環。